2001年7月13日,莫斯科,北京申奥代表团庆祝北京申奥成功。何振梁先生担任申奥投票中方陈述人,为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。
申奥两次落泪 为2008年北京奥运曾写“遗嘱”
1981年,何振梁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,在何振梁的夫人梁丽娟撰写的何振梁回忆录《亲历申奥》中,梁丽娟写道,“振梁是个有心人,他不是消极等待申办大型运动会的决定,而是利用他作为委员的有利条件,积极观察,收集有关申办和举办大型运动会的资料。”
在1992年中国第一次提出申办奥运会时,何振梁已经是国际奥委会副主席,这个时候,他除了用自己的知识为北京申奥做指导之外,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北京拉票。
1993年,蒙特卡洛的心碎之夜。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宣布,北京以2票之差无缘2000年奥运会举办权。虽然那时北京与奥运会主办权失之交臂,但此次申奥为日后的成功申办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而据媒体披露,在兵败蒙特卡洛之后,何振梁曾躲到房间里号啕大哭。
北京第二次申奥,何振梁仍然积极地参与其中。为了申奥成功,他不顾年事已高,仍然全身心地投入。由于时常要进行环球飞行,他甚至提前写好了“遗嘱”以防万一。何振梁并不愿意把那称之为“遗嘱”,他说,“那是给孩子们的一封信”。
在莫斯科,何振梁代表北京申奥的陈述感动了很多人:“各位亲爱的朋友、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,中国是我的母亲。你们是可以改写世界历史的人。如果你们把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权力交给北京,你们会收获惊喜”。
2001年7月13日,那个被载入史册的夜晚,当萨马兰奇宣布“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是——北京”时,会场中一片沸腾,中国代表团的成员们欣喜得狂呼出声。而何振梁再也忍不住激动的泪水,与身边来自中国台北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相拥而泣。
(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时尚在线立场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