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ASHION时装 BEAUTY美容 BEAUTY BODY美体 LUXURY奢侈品 NUMERALS数码 NEWS时尚资讯

大河奔涌,不舍昼夜!《黄河,母亲河》铸就民族史诗

NEWS 时尚资讯      WWW.SSLINE.CN      2025-11-16 18:45:25      来源于: 互联网      浏览:

  大河奔涌,墨韵千秋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纪录片《美术里的中国》第五季第十一集,邀您一同欣赏王西京创作的巨幅主题山水画《黄河,母亲河》

  巨幅长卷 气势磅礴

  2013年9月,当18米的巨幅长卷《黄河,母亲河》挂上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的墙面,排山倒海的磅礴之气,如一首雄浑的民族交响曲赫然奏响。万里黄河凝于一瞬,浓缩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精神之源。

  1986年,在做了18年的美术编辑之后,40岁的王西京,决定离开报社。进入不惑之年,他愈发坚定了对艺术的追求。

  黄河情结 技法革新

  2013年1月,王西京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,为人民大会堂作画。那时的王西京,步入画坛已经四十多年,以刻画人物著称,那是上千个华夏民族的典型形象。但这次的主题是黄河,摆放位置是金色大厅,这是一次不小的挑战。

  对王西京而言,黄河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。“黄河滋养民族,也磨炼民族性格”,这份执念,让他沿黄河五千多公里全程写生,画上千幅作品,却仍在思考:怎样才能画出黄河真正的样子?画黄河表面上是风景画,实际上是历史题材的延伸。王西京自己对画黄河有着更深刻的理解:“它要体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苦难,一个崛起民族的精神面貌。”

  然而,难题接踵而至:大厅空间宏大,传统山水画难以适配。用宣纸拼接不够完整,王西京果断改用整幅油画布;在布面作画缺少水墨韵味,王西京继续突破,丢毛笔换丙烯颜料,而同时在技法上又保持中国画的传统,他以勾、皴、点、染的传统技法作为语言,落笔便不再更改。

  壮阔无边 一卷史诗

  在西安能找到的最大的画室里,王西京画了两个月,却仍然看不清作品全貌。画面里,迂回乱石藏着坚强,壶口奔涌迸发力量,入海口彰显未来,5000年民族奋斗史凝于一卷。别人画黄河片段,他画的是上万里的壮阔。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称王西京的作品,“这幅画的意义,毫无疑问是一个历史的浓缩,这个历史的浓缩不仅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,更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精神奋斗史”。

  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里,王西京后退60米转身,这一次,他终于看清萦绕半生的黄河。那奔涌向前的巨浪,不仅是画里的风景,更是一个民族永不停止的脚步。

  点击观看 ? ? ?

  《美术里的中国》第五季第11集《黄河,母亲河》

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

  科教频道CCTV-10

  大型纪录片《美术里的中国》第五季

  第11集《黄河,母亲河》

  2025年11月6日21:20档

  邀您品鉴

(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时尚在线立场。)

猜您喜欢,你该读读这些...
返回顶部
首页 |关于ssline |版权声明 |媒体合作 |广告服务 |联系方式 |网站地图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,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   发稿QQ:67650701
Copyright © 2008-2025 时尚在线.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 冀ICP备08108040号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0号